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現代主義與戰後台灣建築
Modernism and the Post-war Architecture in Taiwan 
開課學期
109-2 
授課對象
工學院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授課教師
賴仕堯 
課號
BP7163 
課程識別碼
544 M45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工綜313 
備註
建築設計學分學程選修課程。
總人數上限:2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2BP716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探討現代主義論述下所影響的戰後台灣建築發展。
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19世紀後半到20世紀前半的歐洲與美國的「新建築」發展,也就是建築的現代主義運動,為主體,介紹現代主義建築論述的形成、發展、以及如何取得建築專業論述的領導權,乃至在戰後的西方世界成為建築生產的主導意識形態。現代主義的建築論述,隨著美國的影響力而向世界傳播,包括了台灣的東亞。現代主義建築論述不只成為主導建築專業實踐與建築教育的核心思想,也影響了大多數非專業者對建築的認知與看建築的方式。

第二部分是以戰後的台灣為中心,以現代主義的論述為基本脈絡,探討建築的現代主義如何傳入台灣,幾個影響發展的力量,以及現代建築在台灣的社會意義。這部分將以台灣(包含臺大校園內的戰後現代建築)作為對象進行分析,檢視其時代與社會脈絡、建築論述的移植與傳播、建築計畫與建築師、及建築的各個面向構成。課程也會討論台大戰後早期建築案例,以之建構起台大戰後現代建築的歷史與意義,並藉此作為認識台灣戰後現代建築的起點。

課程進行方式包含:一、每週依主題介紹建築現代主義的起源與發展,以及論述的形成與內容。同時也會就相應的主題指定閱讀材料,並擬定提綱進行討論;二、同學需要就課程指定的主題,選擇相關的學期研究,並在學期末完成該研究的報告。

本課程之戰後時期,界定為二次大戰後到1980年代後現代主義逐漸行起盛行之前的「戰後初期」(即1950-70年代)。時間的設定也包含了以下兩方面的想法:

一、以台灣整體的建築發展而言,二次大戰的終結形成了建築發展的一個明顯分野:區分了新古典與現代主義兩種典範;以及日本訓練的建築師與中國移民建築師,及後繼並逐步成長的本土訓練建築師。這段期間也是台灣新的建築教育、實務與國家建管制度逐步建立、成形並落實的階段。1980年代之後,台灣的建築環境因而能逐步成熟與定形,而有今天的狀態。

二、以台灣大學的觀點,日治時代校園創建與規劃發展的研究論述相對清晰,1980年代之後校園規劃制度建立,建築相關的紀錄也日益完整。而介於其間的1950到1970年代的臺大校園空間與建築發展,似乎未及戰前規劃具有清晰的理念,也沒有後來校園規劃的系統思考;除了少數著名建築師的著名作品(如活動中心和農業陳列館),其餘大多是面目比較模糊的建築,相對缺乏研究、詮釋與定義。然而它們的身世真的如它們模糊的外在?作為我們生活中的空間,應該如何看待它們?本課程便是要以建築-社會史的方式切入,來探討這些校園建築的身世與意義。

探討台灣戰後建築的發展是企圖藉由建築看其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的關係,將建築置於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中以解讀其意義。而這樣的分析、探究必須要知道形成這些建築的論述、知識體系、實踐與制度是如何發展而成。認識構成當前建築狀態的(至少是主要部分)發展歷史,也才能有效詮釋與定義我們所存在的空間。這是本課程的主要目的。 

課程目標
一、使學生瞭解生產當今世界建築及形塑生活環境的主流建築論述,並學習以建築專業論述的角度看建築。
二、有建築認識戰後的台灣社會與文化狀態,了解建築與社會的關係,並學習相應的研究分析方法。
三、使台大同學對其日常生活的校園空間與建築有更「社會--建築化」深刻的認識,進而建立更密切的關係與態度。
四、培養對空間的體驗與解讀能力,建築的社會—歷史的研究方法,與據此建立自己評斷建築價值的準則。 
課程要求
1. 準時出席,認真聽講;
2. 課堂參與及討論;
3. 研究作業及期末報告;
4. 形成教學相長的團體。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需要面談者請自行與老師約時間 
指定閱讀
1. Frampton, Kenneth. 1980.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中譯:蔡毓芬. 1999. 現代建築史 : 一部批評性的歷史. 臺北市: 地景.)
2. Tafuri, Manfredo & Dal Co, Francesco. 1976/1979. Modern architecture. New York: Electa/Rizzoli. 
參考書目
依據討論主題與作業報告需求選擇閱讀:
[建築史]
Giedion, Sigfried. 1941.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Cambridge, MA.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 劉英. 1979. 時空與建築 : 一個新傳統的成長 . 台北市: 銀來.)
Joedicke, Jurgen. 1959. 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中譯: 孫全文. 1974. 近代建築史. 台北市: 臺隆書店.)
Benevolo, Leonardo. 1977.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 London: The MIT Press.
Banham, Reyner. 1960.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簡體中譯: 2009. 第一機械時代的理論與設計. 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
Pevsner, Nikolaus. 1968. The Sourc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London: Thames & Hudson.(中譯:蔡毓芬, 2000, 現代建築與設計之起源, 臺北市: 地景.)
Joedicke, Jurgen. 1969. Architecture Since 1945: Sources and Directions. New York: Pall Mall Press.(中譯: 李俊仁. 1973.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台北市: 臺隆書店.)
Tafuri, Manfredo & Dal Co, Francesco. 1979. Modern architecture. New York: Electa/Rizzoli. (中譯: 刘先觉 等. 2000. 現代建築.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Tafuri, Manfredo. 1987. The Sphere and the Labyrinth : Avant-gardes and Architecture from Piranesi to the 1970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Jencks, Charles. 1985.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Harmondsworth, Eng. ; New York :Pelican book.
Frampton, Kenneth. 1995.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中譯:王骏阳, 2007, 建构文化硏究: 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Kostof, Spiro. 1995.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settings and ritual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28章)
Pevsner, N. 1991. 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 :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中譯:王申祐. 1993. 現代設計的先驅者 : 從威廉.莫里斯到格羅皮烏斯. 台北市: 建築與文化.)
Risebero, Bill. 1982.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an Alternative Histor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理論與批評]
Borden, Iain, and David Dunster. 1995. Architecture and the Sites of History: interpretations of buildings and cities. New York: 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
Borden, Iain, and Jane Rendell. 2000. InterSections: architectural histories and critical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Tafuri, Manfredo. 1980. 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Translated by Giorgio Verrecchia. New York: Harper & Row.(中譯:鄭時齡, 2010, 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
Zevi, Bruno. 1957. Architecture as space; 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 New York: Horizon Press.(中譯:張似贊, 2006, 建筑空间论 : 如何品评建筑,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
Heynen, Hilde. 1999.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 a critiqu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中譯:高政軒, 2012, 建築與現代性. 台北市: 臺灣博物館.)
石國宏. 2001. 戰後台灣建築競圖中「建築樣式」與「文化表徵」關係之研究--以公共建築為例, 建築研究所, 中原大學.
吳欣隆. 1921. 後建築 : 穿越建築的意識形態批判. 博士論文,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現代建築論述]
林芳正. 1996. 台灣現代建築論述之形構--以70年代漢寶德為例. 碩士論文, 建築研究所, 淡江大學.
徐明松. 2002. 柯比意 : 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台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
夏鑄九. 1990. 光復後台灣空間規劃論述之分析.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蔣雅君. 2006. 移植現代性,建築論述與設計實踐 : 王大閎與中國建築現代化論戰,1950-70s. 博士論文,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台北市.
蕭百興. 1998. 依賴的現代性-台灣建築學院設計之論述形構 (1940中-1960末). 博士論文, 土木工程學硏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廖建彰. 2001. 建築神話 :戰後台灣「現代中國建築」論述的形構(1940年代中-1990年代末) 碩士論文, 建築與城鄉學硏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漢寶德. 2001. 築人間 : 漢寶德回憶錄. 臺北市: 天下遠見.
漢寶德. 2012. 建築母語 : 傳統、地域與鄉愁. 臺北市: 天下遠見.
Wolfe, Tom. 1985. 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 : 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 Translated by 祝仲華 and 王鈺. 台北市: 尚林.

[戰後台灣建築]
李乾朗. 2001. 20世紀臺灣建築. 臺北市: 玉山社.
吳光庭, 王俊雄, and 謝明達. 2011. 國立臺灣博物館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研究計畫報告書. 臺北市: 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子翔. 2012. 台灣建築師虞曰鎮之研究. 碩士論文, 建築研究所, 中原大學.
徐明松, and 倪安宇. 2012. 靜默的光.低吟的風 : 王大閎先生. 新北市: 遠景.
曾翔姿. 2004. 台灣建築思潮於戰後現代化過程發展研究(1945年-2000年). 碩士論文, 空間設計系, 雲林科技大學.
張弘昌. 2009. 戰後台灣的宮殿式建築主體性 : 以王大閎與李祖原作品析論為例. 碩士論文, 建築與都市設計硏究所,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郭炳宏. 1992. 台灣現代建築地域主義初探. 碩士論文, 建築研究所, 成功大學.
郭肇立. 2004. 築夢者 : 漢寶德的建築. 台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
陳凱劭. 1993. 臺灣建築的現代語言. 碩士論文, 建築硏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
傅朝卿. 2006. 台灣建築摩登化的故事 : 走過一個半世紀的台灣近現代建築脈絡特展特刊. 台北市: 行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傅朝卿. 2013. 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 臺北市: 五南.
劉欣蓉. 2011. 公寓的誕生. 博士論文,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期刊]
《建築師》雜誌
《今日建築》
《百葉窗》
《建築》雙月刊
《建築與計畫》
《境與象》
《台灣建築徵信》半月刊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討論參與 
30% 
 
2. 
期末報告 
45% 
 
3. 
期中報告 
15% 
 
4. 
上課出席 
10% 
特別是演講和課堂外的教學參訪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4  課程介紹
緒論: 現代主義與戰後台灣建築 
第2週
3/03  歷史再思考與建築文本
「現代」之前:法國美術學院與19世紀歐洲建築 
第3週
3/10  影響現代主義建築的背景因素
 
第4週
3/17  現代主義的萌芽:英國美術手工藝運動
 
第5週
3/24  國家發展作為設計的驅動力:德意志及其藝工聯盟
 
第6週
3/31  走出古典的初期嘗試 : 文化新路與資產階級
 
第7週
4/07  現代主義的主線發展 : 從 DW、 AEG 到 Bauhaus 
第8週
4/14  現代主義的衝突與矛盾 : 理性主義與表現主義
 
第9週
4/21  現代主義核心論述的建構 : CIAM 與 主要建築師
期中報告 
第10週
4/28  現代主義與國族意識及政治表現 : 義大利法西斯與德國納粹 
第11週
5/05  現代建築 : 從歐陸到新世界 
第12週
5/12  台灣戰後初期的建築教育、實務與專業者 
第13週
5/19  劉欣蓉老師演講:戰後台灣現代化工程之公寓與集合住宅的誕生
 
第14週
5/26  影響台灣戰後現代建築發展的幾個力量 
第15週
6/02  教會與台灣現代建築的引進與發展 
第16週
6/09  校內實地教學: 戰後台大校園建築 
第17週
6/16  期末報告 
第18週
6/23  校外實地教學 : 1950-70年代的國族意象營造